对于初到香港的港漂而言,租房是落脚的首要大事。然而,香港租房市场有着一套与内地截然不同的术语体系,若不提前了解,很容易在租房过程中产生误解甚至踩坑。下面就为港漂们详细解读香港租房的常用术语。
面积计算:平方呎、实用面积与建筑面积
内地房子以平方米计算,香港则以平方呎为单位,1 平方米约等于 10.764 平方呎。简单换算的话,用平方呎面积除以 11,就能大致得到平方米面积。比如一个 400 平方呎的香港房子,除以 11 后,约等于 36.4 平方米。
香港的面积计算主要分实用面积和建筑面积。实用面积指单位内可实际使用的空间,包括墙壁、露台、工作平台或阳台等,但不包含会所、走廊等公共设施。建筑面积范围更广,除了实用面积,还涵盖公共走廊、垃圾房、会所、电梯大堂等公用设施。所以建筑面积看起来比实用面积大,但实际居住空间可能相差不少。
港漂租房时,一定要向房东或中介问清楚租金是按实用面积还是建筑面积计算。通常按实用面积计算更能反映实际空间价值,若只看建筑面积,很可能因对房屋大小判断失误而失望。
费用相关:佣金、按金、押二付一
若通过地产中介租房,中介会收取佣金。香港地产代理佣金没有法定上限,一般由双方协商确定。租楼时,佣金通常为一个月租金,由房东和租客各承担一半。例如,单位月租金 20000 港元,房东和租客需各自支付 10000 港元。
签约时,房东一般要求租客缴纳 1 至 3 个月租金作为按金(押金)。租约结束后,若租客遵守租约,可取回按金。但如果有欠租或房子破损需要维修,房东有权从按金中扣除相关费用,签约前要问清楚具体规定。
“押二付一”(又称两按一上)是常见的交租形式,即签约时交两个月房租作为押金(押二 / 两按),再提前缴纳第一个月租金(一上)。特殊情况下,如没有收入证明的学生港漂,业主可能要求年付,即一次性支付一年租金,且押金仍需缴纳。押金不仅用于防止租客欠租,还用于保障出租房屋内家具设施及卫生状况,退租时房屋需保持出租时的状态,若无问题押金全额退还,若有人为损耗,扣除相关费用后退还余额。
其他重要用语:印花稅、免租期
签订租约后,租约需经过 “打釐印”(即缴纳印花稅),由政府(土地註冊署)确认后才受法律保障。印花稅费用计算方式为:釐印費 = 一个月的房租 × 印花稅率(约 6%),该费用一次性缴纳,由房东和租客各付一半。
部分房东会给予租客免租期,让租客在租金开始计算前提前搬入,方便搬运家具和个人物品。免租期一般为几天至半个月,租客可在签约时与房东商议正式起租日期。
了解这些香港租房用语,能让港漂在租房过程中更有底气,避免不必要的纠纷,顺利找到合适的居所。